在心理學界,有一種觀點認為,人們往往會炫耀自己所缺乏的東西。因此,當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頻繁秀恩愛時,不少人會下意識地認為,這些秀恩愛的人其實并不幸福,他們的關系很快就會破裂。然而,從親密關系的角度來看,事實或許并非如此。有些伴侶,他們越是秀恩愛,反而越是恩愛。

一、好伴侶:默契配合的成果
當我們看到朋友圈中的恩愛秀時,很多人可能會認為,這只是為了炫耀。但現(xiàn)實中,真的有人能夠越秀越恩愛。比如,我曾有一位女同事,在戀愛初期,她總是在朋友圈分享與男友的甜蜜時光,從美食打卡到旅行照片,再到甜言蜜語,她似乎想要告訴全世界她的幸福。起初,我們私下里會調侃她是在故意曬幸福,但現(xiàn)實卻證明,她和男友的確非常恩愛。如今,他們已經結婚六年,我仍然能在朋友圈看到她秀恩愛的動態(tài)。
為什么會這樣呢?其實,好伴侶的形成,往往是兩個人默契配合的結果。我們不能僅僅從個體的視角去判斷一段親密關系的好壞,而應該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。就像我的那位同事,如果從個體的角度看,她的戀情似乎是幸福的,但真正的幸福,需要看兩個人在一起時是如何配合的。只有配合得好,才能收獲美好的結果。
二、好伴侶:優(yōu)質關系模式的體現(xiàn)
伴侶之間的溝通,就像兩個人在跳舞。而判斷舞蹈跳得好不好,關鍵在于看兩個人是否配合默契。那么,怎樣配合才算是好的關系模式呢?
知名心理咨詢師陳海賢老師提出了好的關系模式的兩個特征:積極對稱和有效互補。積極對稱,意味著雙方能夠激發(fā)出積極的語言和行為,如妻子對下班的丈夫說“辛苦啦”,丈夫則回應“不辛苦,你才辛苦”。這樣的對話充滿了感恩和愛。而有效互補,則是一方的語言和行為能夠激起另一方完全不同的反應,從而形成一種相互補充。例如,在爭吵時,一方懂得適可而止,等待對方消氣后再繼續(xù)交流。
好的關系模式能夠讓不開心的事情變得開心,而糟糕的關系模式則會讓開心的事情變得不開心。因此,好伴侶之間往往具備優(yōu)質的關系模式。
三、改變關系模式:配合與循環(huán)的藝術
既然好伴侶是雙方配合的結果,那么如果兩個人的關系模式存在問題,就可以通過改變關系模式來成為好伴侶。關鍵在于做好配合和循環(huán)兩件事。
首先,配合是兩個人的事情。很多伴侶之間出現(xiàn)問題,往往是因為雙方都不愿意先改變。然而,誰痛苦誰先改變。如果自己在關系中感到不舒服,想要讓關系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,那么自己先改變又有何妨呢?當我們這樣想時,現(xiàn)實就會發(fā)生很大的變化。
其次,循環(huán)是新關系模式的形成過程。伴侶之間的關系模式是由兩個人共同營造的。因此,我們要看到一個人的行為是在另一個人的刺激下產生的。如果我們的關系模式是消極的、糟糕的,那么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結果,并思考如何打破這個無效的循環(huán)。當我們這樣去反思和審視自己時,就會找到改變的方向,從而為新的關系模式加入新的循環(huán)環(huán)節(jié)。
總之,好伴侶的形成離不開兩個人的默契配合和優(yōu)質的關系模式。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好伴侶,就需要學會配合與循環(huán)的藝術,讓彼此的關系在默契與和諧中不斷發(fā)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