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去養(yǎng)老院看我姨媽,獨立寬敞的朝南大房間,24小時管家和醫(yī)生隨叫隨到,好是非常好,可是一個人一個月要1.1萬元,我說蠻貴的。
姨媽說我85歲了,一年算15萬,我活到一百歲還有15年,還不到250萬,不貴!
我姨夫中風癱瘓了十幾年,她服侍老頭十幾年,兩年前老頭去世了,她因為服侍老頭自己也熬了一身病。

兒子工作忙常出差,兒媳到萬不得已必須陪老太去醫(yī)院時,一張臭臉不說,每次還要把她月子沒伺候好的事控訴一遍,老太聽得多了,也有點煩了,她找兒子商量,賣了自己的住房去養(yǎng)老院。
兒子沒意見,兒媳慌了,態(tài)度一百八十度轉彎,讓老太住他們家去,房子留給孫子,老太說,晚了,我已經找好養(yǎng)老院了,我苦了一輩子,最后的時光我想享受享受,不想來你們家住那個小朝北間。
你們也不用那么辛苦照顧我,只要努力賺錢,給你們自己的兒子買房子就可以了!
我笑了,姨媽是越活越明白了。
網友:
支持老太的做法,看慣了網上各種媳婦控訴婆婆和婆婆批評兒媳的文章,現在我是兒媳將來我也會是婆婆,有些事情要學會換位思考。婆婆不是媽,兒媳也不是閨女,這話沒問題。但是人總是太貪婪,想得到的太多, 對別人要求太多。兒媳不要把婆婆帶孩子作為以后養(yǎng)老的籌碼,人都有老的時候,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,哪怕他是一個老人,尊重比要求更重要。反之作為老人不要過多的干涉兒女的婚后生活,尊重媳婦不要指責媳婦。
網友:
我家3-4線城市,當地一位知名兒科醫(yī)生?,F80多了,生養(yǎng)了不止一個孩子,白天在孩子的診所坐診,平時吃住就在養(yǎng)老院(一月不貴老人能正常生活的用不了2000一人)?。。ㄔ\所就在養(yǎng)老院附近),兒女她一個都不麻煩他們。如何養(yǎng)老這事,各家有各家的辦法,沒法說非要怎樣才算好,兒女要做到怎樣才算孝,老人不用去管那一屋子的雞毛蒜皮的事,就是輕松愉快了……?。。『芏鄷r候,老人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,口味不同,聽不得媳婦女婿的打罵孫子,兩口子吵架、打架的,就是瑣事和觀念不同搞得老人和年輕人關系緊張!!分開住母慈子孝,隔幾天見見面還親熱些?。〉搅瞬荒茏岳淼臅r候,孩子們該出錢出力自然少不了,前幾十年矛盾少,也就沒有那么多皮扯?。?!
網友:
就事論事我的感受。首先,許多年前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,老太太估計跟媳婦有矛盾,所以現在媳婦拿出來說老太太也沒法反駁只能聽煩了;其次,賣房子住養(yǎng)老院這事兒按理來說做的挺對,但也斷了自己的后路,媳婦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惦記老太太的房子,聽說要賣房立即慌神了。其實換作是我,我愿意留下房子租出去,不足部分自己存款再補貼一些住養(yǎng)老院,盡量不把關系弄太僵。畢竟現在能自理住養(yǎng)老院有人聊天打牌還挺好的,不能自理的時候,住養(yǎng)老院的老人都是蠻辛酸的,希望女兒外孫有空的時候能去看看。
網友:
支持老人的做法,等自己老了也這樣,活著的每天都要有尊嚴的活著。今天碰到一個女兒女婿陪著老人看病的案例,一說要熬中藥吃,女婿馬上說喝不進去,再說讓帶到北京檢查,女婿又跳出來說沒時間陪著去,最后所謂的看病就是陪著去醫(yī)院遛了一圈兒,最后大夫沒給開藥,女婿笑的那個甜蜜啊,看著真的很好心,做人無論老少,都要給自己就有底線,關乎生活質量,更關乎尊嚴的問題!
網友:
這就是人的悲哀,這樣基本上和兒子一家就斷了親情了,老人是活出了尊嚴,可跟孤寡老人又有什么區(qū)別。人就是這樣,如果真沒子女倒不會有這些想法,試想一個有正常思維的有子女的人,活得再怎么通透再怎么灑脫都不可能從內心把自己當作是孤寡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