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種姓女嫁低種姓男,就跟嫁給豬狗一樣”,無論在哪個國度,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。
那些拒絕被指定婚姻的年輕人又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?
被毒打、被喂毒藥、被囚禁、被火燒……
在印度,一段不遵循制度的自由戀愛,往往就意味著:
死亡。
于是,一個勇敢的“愛情突擊隊”悄悄的集結(jié)了,對于他們來說,愛情,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。
今年23歲的拉吉爾·辛格在12歲那年,遇到了想要攜手一生的女孩。女孩是小胡同里新來的鄰居,叫瑪杜麗,比拉吉爾大2歲。幾乎是一見鐘情了,拉吉爾在心里告訴自己,將來想要娶的就是她了,更浪漫的是,瑪杜麗第一次見到拉吉爾時,也有著一樣的感情。

如果說一見鐘情只是這段愛情的開始,那之后幾年一起上學(xué)、一起玩耍的陪伴則是這段感情的積淀。他們不僅深深的愛上了彼此,還學(xué)會了分享和希望。按理說青梅竹馬的愛情到了適婚年齡就會水到渠成的結(jié)婚,然而這對小情侶卻遭到了雙方父母斬釘截鐵的拒絕。
理由很簡單,種姓不同。
拉吉爾的家庭屬于“塔庫爾”(Thakurs),是高種姓,地位相當(dāng)于地主,而瑪杜麗的家庭屬于“班尼亞”(Banias),是低種姓,就相當(dāng)于街邊叫賣的小販。
地主的兒子怎么能娶小販的女兒呢?
于是瑪杜麗的家人把她帶回了老家的小村子,逼迫她嫁給一個門當(dāng)戶對但是并沒有感情基礎(chǔ)的男孩。
就在走投無路之際,拉吉爾給“愛情突擊隊”打了個電話。
瑪杜麗知道拉吉爾在“愛情突擊隊”的幫助下已經(jīng)安排好了一切,于是從小村子的親戚家溜了出來,在火車站和拉吉爾碰面。當(dāng)晚,他們坐著火車逃到了帕哈甘尼,在一個儲藏室大小的房間里舉辦了婚禮。
可是對于這兩個家庭的家人來說,并不是領(lǐng)了結(jié)婚證舉辦了婚禮,就可以被承認(rèn),可以得到祝福的。
后來,這對私奔出來的小夫妻回到了過去的街區(qū)生活,沒過多久,拉吉爾就被4個男人拿刀頂著喉嚨帶走了。拉吉爾被他們開車帶到了荒郊野外,狠狠的揍了一頓,而在這些人里,就有瑪杜麗的家人。
瑪杜麗也說,有人從屋頂往他們床上扔了一摞磚頭,幸好當(dāng)時兩人都不在床上。最開始,對于拉吉爾被打一事,警方拒絕采取行動。在“愛情突擊隊”的幫助下,最后,警察總算準(zhǔn)備了一份報告,雖然沒有任何人因為這起罪行受到控罪。
對于拉吉爾和瑪杜麗來說,最難過的一關(guān)已經(jīng)過了,只要兩個人能在一起,什么樣的磨難都無所畏懼。
其實拉吉爾和瑪杜麗并不是“愛情突擊隊”幫助的第一對情侶,“突擊隊”成立于十年前,由一伙上了年紀(jì)的商人、記者聯(lián)合起來組成的。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,就是為了努力阻止“榮譽處決”和包辦婚姻。
所謂“榮譽處決”,是指兇手謀殺家庭成員以達(dá)到挽回家族榮譽的目的,受害者幾乎都是女性,被殺害的原因主要是“失貞”和“不檢點”。
被強奸,被懷疑通奸,打扮時髦舉止輕浮,甚至是拒絕被指定的婚姻,想要離婚等等,都會成為女孩被“榮譽處決”的原因。
每年印度超過5000名女孩因“榮譽”問題,被男性親屬殺害,有的還是公開處決。
更可怕的是,在很多國家的法律中,法律規(guī)定榮譽謀殺的罪行明顯輕于普通的謀殺,法院也會更加偏袒榮譽謀殺的兇手?!坝泻芏嗄贻p情侶被被害的新聞報道,他們彼此相愛,沒有傷害任何人,他們是無辜的。
所以“愛情突擊隊”的成員,有時候并不只是在幫助相愛的兩個人私奔,更是在挽救他們的生命。
如今印度有30%的婚姻屬于自由戀愛婚姻,年輕人如果繼續(xù)自主選擇伴侶,那么愛情突擊隊所希望的那種,消除種姓制度的社會,將會很快來臨。
種姓、膚色、年齡、興趣愛好、家庭背景,都不是阻止愛情的原因和理由。
因為,愛情是永遠(yuǎn)無法被阻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