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2三星杯世界圍棋大師賽半決賽中,韓國女棋手崔精擊敗棋手卞相壹闖入決賽,成為首位殺入世界圍棋大賽決賽的女子棋手。
崔精的晉級之路的含金量非常足,前兩輪淘汰兩位日本棋手佐田篤史和一力遼,隨后在八強戰(zhàn)擊敗世界冠軍、中國選手楊鼎新,半決賽則迎來了韓國等級分排名第二的卞相壹。

比賽開始后,局勢出人意料地呈一邊倒局面。執(zhí)白的卞相壹開局不久就陷入被動,白棋大龍被崔精一路追殺。而卞相壹的情緒逐漸被壓迫到臨界點——從直播畫面可以看到,他雙手抱頭十分痛苦,在摘眼鏡擦淚的同時,還不斷抽打自己的臉頰。

情緒上頭,可不管對方性別的,照樣拳打腳踢。而被情緒控制,最終還是要自己買單的。
那些被壓抑的情緒不斷積壓后,只會讓人身心俱疲。
在對弈中,卞相壹因局面陷入被動,情緒失控,哭著自抽耳光。
在他開始哭的時候,AI的分析中他還有20%的可能獲勝,雖然機會渺茫,也還沒到完全絕望的時候,在勝率沒降到個位數(shù)之前,也就是對手一招失誤就有可能翻盤的。
最終,掙扎無望的卞相壹戴上口罩,投子認負;而崔精則是屠龍成功,取得一場完勝。這場勝利讓崔精成為首位殺入世界圍棋大賽決賽的女子棋手,創(chuàng)造了女棋手在圍棋世界大賽中的最好成績。此前女棋手在世界大賽的最好成績是中國選手芮乃偉在1992年應氏杯上晉級半決賽。
情緒有價值,但是一般負面價值居多。
我們總是習慣把“鴨梨山大”掛在嘴邊,可它到底是什么呢?壓力作為一個描述生理喚醒的詞語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,它被認為是一種適應性的“生存機制”。然而,當年的生存手段現(xiàn)在卻變成了疾病的罪魁禍首。
一般來說,壓力可以分為三種類型:正性壓力、中性壓力、負性壓力:
正性壓力是好的壓力:
產生于個體被激發(fā)和鼓舞的情境中。墜入愛河便是一種正性壓力,這種情境會令人產生愉悅感,因此它們一般不會被視作威脅。
中性壓力是一些不會引發(fā)后續(xù)效應的感官刺激:
它們無所謂好壞,例如聽到一則遠方發(fā)生了地震的消息,便屬于中性壓力。
而第三類是負性壓力:
即不好的壓力,它又可以分為兩類:急性壓力和慢性壓力,前者來勢洶洶但迅速消退,后者出現(xiàn)時不算猛烈,但持續(xù)時間長,讓人無法忍受。比如一整個學期都要跟個奇葩舍友住在一起;每個月都有還不完的信用卡和花唄;跟對象維持著不咸不淡的關系,難以繼續(xù)下去,但分開可能會更糟......正是這樣的慢性壓力,不斷折磨著人類的意志,身體被危險不斷喚起,解決不了也擺脫不掉。
當壓力水平適中的時候,人體的各方面機能將處于最佳狀態(tài)。而當壓力不斷增加時,原本的正性壓力會逐漸轉化為負性壓力,績效水平和健康狀況都會隨之下降,身體更容易生病。
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管理壓力,分別是壓力源管理、體力管理、腦力管理和心力管理:
1.找到壓力源——調整、拿掉、替換
我們可以思考看看,既有的生活安排是否可以做些調整,一別更適應變化。
可以嘗試消除壓力源,識別那些更為隱性的日?,嵤?,并做出改變。
同時,我們可以嘗試創(chuàng)造輕松一些輕松的時刻,安排休閑時間,調整進度反而會幫你管理壓力。
2.照顧好身體——適時適度 的肌肉放松訓練
肌肉放松訓練——緊張之后的放松:采用先收緊然后放松的方式,跟隨指導語從頭部到腿部對全身肌肉逐部進行訓練,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,從而引導中樞神經放松。
自我暗示放松訓練:訓練動作為跟隨指導語主動分配注意力給自己的心跳、呼吸、手心溫度,從而放松中樞神經引導周圍系統(tǒng),
3.認知調節(jié):覺察慣性思維
許多時候,對我們造成傷害的,不一定的事件本身,而更多的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和解釋。
4.自我關愛:愛自己,悅納自己
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沒有人是完美的,因此,覺察我們的情緒體驗,尋求情緒支持,傾訴、宣泄等等都會是很有效的方法。
賽后,本屆三星杯止步首輪的中國棋手柯潔也第一時間發(fā)朋友圈為崔精祝賀,坦言自己在“見證歷史”。
能把男棋手直接下崩潰。女棋手這心理素質和把控情緒能力也不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