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當今社會,手機已經(jīng)成為無可替代的一部分,而年輕人似乎對手機格外熱衷。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在地鐵、公交車、咖啡廳、餐廳,甚至在自習室和課堂上,總有一些年輕人低頭沉迷于手機屏幕中。有人說,這是因為他們追求時尚和個性;也有人說,這是因為手機成癮了。
12月2日,《張朝陽的物理課》在西安交通大學開講。除了精彩的講課內容外,張老師還呼吁大家避免長期被動刷手機,被動投喂接受信息是在消磨時光,形成拖延,然后也不思考了,也不問問題了,那就人就廢掉了。把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,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思考、讀書、運動上,把被動的消磨時間變?yōu)橹鲃永脮r間。此外長時間使用手機還會導致頸椎出現(xiàn)問題導致腦供血不足。最后,張朝陽寄語年輕人要保持好奇心、保持求知欲,人生成功的道路有很多,需要根據(jù)自己的情況設計自己的人生。

當今的社會,人們已經(jīng)很難離開對于手機及其他數(shù)碼產(chǎn)品的依賴。但張朝陽老師說得非常正確,我們所要控制的是那些不由自主地去刷手機的行為,把手機使用的頻率和時長,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。
以下就是一些可以改善手機使用習慣的舉措:
1. 設定使用時間
為自己設定每天使用手機的總時間,并嚴格遵循。例如,可以設定每天使用手機不超過2小時。現(xiàn)在的手機都有時間限制功能,尤其對于未成年人,家長可以設置密碼,每天限定使用手機的總體時間,這樣不管是對視力保護,還是讓孩子遠離網(wǎng)絡社交,都是非常有效和直接的舉措。
2. 去除不必要的應用
卸載那些容易讓你沉迷的應用,例如游戲、社交軟件等,而盡量保留那些實用的應用。試想一下,你是不是經(jīng)常在深夜,逐個打開手機里的應用,漫無目的地翻閱,并且試圖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?
如果是這樣,那么第一步就請你把娛樂相關的應用控制到5個以內,只保留那些確實能夠幫助我們緩解壓力的軟件。
3. 開啟勿擾模式
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,一定要開啟手機的勿擾模式,避免被通知打擾。我的手機里面只保留了一些付費功能的通知,其他全部設置了關閉。一方面是減少應用的無用推送和提醒,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保持專注。
有一個小實驗,大家可以試一下:讓自己在一個不被打擾的環(huán)境里進行專注學習,比如看一本書,練一會兒字,寫一篇文章。然后開啟計時器,看看自己能夠保持多久的專注度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開始分心,就結束測試。
如果你無法保持30分鐘以上,那就說明你需要注意,并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了。
4. 設定離線時間
為自己設定一些離線時間,例如晚餐、睡覺前等,避免在這些時間段使用手機。我們知道這可能對一個商務人士來說很難做到,但是你至少可以嘗試從5分鐘,10分鐘開始,逐步延長到30分鐘,1小時,甚至更長時間。到那個時候,你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,節(jié)省下來的時間是驚人的,你的效率也會比以前高得多。
5. 培養(yǎng)新興趣
尋找其他充實的興趣愛好,如閱讀、運動、學習新技能等,從而減少對手機的依賴。用魔法擊敗魔法。如果你沉迷于手機,沉迷于網(wǎng)絡,那么就找其他的東西去取代它們。當然,一定是一些良好的興趣和習慣,例如騎車,攝影,健身等。
6. 社交活動
多參加線下社交活動,與朋友、家人面對面交流,減少通過手機進行社交的需求。過度使用手機的本質其實還是社交需求,但我們自己必須清楚的是,真正有意義的社交活動,一定是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發(fā)生的,而不是那虛無縹緲的網(wǎng)絡世界。
線上的世界,充斥著爭議和偏見,我們先不說信息來源的真?zhèn)危芏嘣掝}都是為了流量而制造出來的,他們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人參與,從而引起更廣泛的關注。如果你落入這種流量的陷阱,不但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并且在得不到對方認可的情況下,還會對自己產(chǎn)生懷疑,從而加深焦慮。
就算你說的都有道理,對方也未必會承認,你改變不了任何人或任何事。相反,你的行為,性格,脾氣,心情,卻時刻在影響你身邊正在關心你的人。
7. 長期目標
為自己設定一個遠離手機的長期目標。沒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,所有的習慣都需要逐步養(yǎng)成,并且在更長的時間周期內保持。例如,可以設置每周減少手機使用時間10%,通過目標激勵自己減少手機使用。在你達成的時候,還可以獎勵自己一個禮品,以示鼓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