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凝視著窗外,夜色正濃,樓下街道逐漸歸于寧靜,只偶有行人的腳步聲。室內,岳母在廚房忙碌的背影,與鍋碗瓢盆的輕響交織成一曲生活的旋律。
這幅畫面,自從三年前與小芳共結連理以來,幾乎每晚重復上演。受限于經濟條件,我們決定與岳母同住一處屋檐下。
最初,我內心是有所抵觸的。畢竟,哪位新郎愿意婚后還與岳母緊密生活?我內心暗自擔憂,害怕岳母會像影視劇中那樣,成為一個介入我們私人空間的角色。
然而,事實給了我一個驚喜。岳母與想象中的完全不同,她對我異常和善,對待我如同親子。
岳母四十五歲,風采依舊,歲月在她身上似乎格外寬容。她性情溫柔,從不苛責,也從未越過分寸干涉我們的生活。

相反,她用無盡的愛包圍著我和小芳。
每天早晨,當我還沉浸于夢鄉(xiāng),岳母已悄然起身,為我準備早餐。她清楚我偏愛豆?jié){,總會在床頭準備好一杯溫度恰好的飲品;她知曉我不喜蔬菜,便巧妙變換菜單,烹飪出我喜愛的美食;甚至在我加班至深夜歸來時,她也會留下一盞溫暖的燈光,以及一碗熱騰騰的夜宵,等候我的歸來……
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深深依賴于岳母的呵護。我習慣了早晨睜眼見到的第一個笑臉是岳母慈祥的面容;習慣了傍晚回家,那撲鼻而來的家常菜香;習慣了臨睡時,耳邊響起岳母輕柔的叮嚀,提醒我早些休息,保重身體……
我深知,岳母將所有的關愛都傾注于我,如同對待親生兒子。但漸漸地,我察覺到,這份好意似乎超出了常規(guī)的界限。
某次,我突患重感冒,臥床不起,而小芳恰逢外出。岳母立即行動起來,為我準備溫水、冷敷,細心照料。
她那輕柔的動作,專注的眼神,以及在為我擦身時的細膩,讓我心頭不禁涌上一絲異樣的感覺。我試圖說服自己,那只是我的誤會,岳母的關懷源于她對子女般的疼愛。然而,當她的手不經意滑過我的腰側,我禁不住一陣顫栗。
這一切,小芳毫不知情。我沒有勇氣向她透露,因為我對這種感覺的準確性缺乏信心,也不愿平添她的憂慮。但這份超乎尋常的情感,隨著時間的推移,變得越來越難以忽視。
終于,在一個沒有小芳在家的夜晚,我洗浴后,僅以浴巾裹身,與手捧衣物的岳母不期而遇。她怔怔地望著我近乎裸露的身體,臉頰染上緋紅,手中的衣物無聲落地。
那一刻,我確認了自己心中的揣測,岳母對我的情感,顯然已超越了普通的親情。我匆忙拾起散落的衣物,幾乎是逃離般回到房間,但腦海中卻久久不能平靜。
面對這樣的情形,我感到束手無策。一方面,我對岳母心懷歉疚,她對我如此之好,我怎忍心讓她失望;另一方面,作為丈夫,小芳是我生命中的唯一,我絕不能背叛她。
我開始有意識地與岳母保持距離,盡量避免單獨相處的場合。我告誡自己,這樣做是為了維持我們關系的純潔,為了我的婚姻,我不能讓事情失去控制。
然而,每次看到岳母因我的疏遠而顯露出的失落與哀愁,我的心就如刀絞一般。畢竟,是她給予了我如母親般的關懷與溫暖,我又怎么忍心傷害她?
我選擇了逃避,逃避岳母深情的目光,逃避她無微不至的關懷,也逃避自己內心的微妙波動。我深知,我必須作出決定,為了我的婚姻,我必須站在小芳一邊。
為了不再讓岳母受到傷害,也為了穩(wěn)固我搖搖欲墜的婚姻,我提出了搬家的想法。我沒有向小芳透露真實的原因,只是以空間狹小為借口,說服她一同搬離。
離開的那一天,岳母眼眶泛紅,送我們到門口。她握著我的手,滿眼不舍,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未說出口。我笑著安慰她,保證我們會經常回來探望。她微微點頭,目送我們離開,直至我們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。
坐在車中,我通過后視鏡望向逐漸模糊的岳母,心中五味雜陳。我明白,我的選擇是正確的,但心中依舊充滿了苦澀。這位女子曾給予我家庭的溫暖,讓我體驗到久違的親情。然而,我也清楚,有些情感,只能深埋心底,無法言說。
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,我都必須做出選擇,選擇一種最能減少彼此傷害的方式來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