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和伴侶的戀情邁入第八個年頭,時常有種風雨同舟的默契。特別是在我們步入婚姻殿堂后,這種同甘共苦的情感愈發(fā)深厚。
我們共同經歷了許多關鍵時刻,尤其是在我分娩的那天。那時正值疫情肆虐,躺在產房的我突然渴望喝上一口可樂。是他,毫不猶豫地抵押了自己的證件,與醫(yī)院工作人員一番交涉后,終于為我?guī)Щ亓诉@份甜蜜。
在我深陷產后抑郁的陰霾中,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,周圍的人與事都讓我感到受傷。而他,始終如一地陪伴在我身邊,用無盡的耐心與愛,引領我走出那片黑暗。

上個周末,我們攜家人出游,行駛至繁華市區(qū)的擁堵路段時,他因分心查看導航,差點發(fā)生追尾事故。坐在后排照看孩子的我,仿佛有心靈感應般,猛然抬頭提醒他小心,緊接著便是刺耳的剎車聲。
他的母親被嚇得不輕,本能地責備他駕駛不慎。這種直接而激烈的愛的方式,我早已熟悉,也曾在伴侶身上見過類似的表現(xiàn)。但那一刻,我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他辯護。
我能感受到他的緊張與不易,哪怕他并未言表。即便是最愛他的人,無意識間的傷害,我也無法接受。正如在我產后抑郁期間,與父母多次爭執(zhí)時,他始終堅定地站在我身邊,一字一句地為我辯解,告訴他們我的不易與委屈。
戀愛時,我們曾在各自父母面前維護過對方;而婚后,我們更是在對方父母面前,毫不猶豫地守護著彼此。這或許就是愛情的升華吧!
1.
婚前,我曾心懷諸多恐懼:害怕分娩的痛苦,擔心愛情的變質,憂慮付出一切卻終無所獲。然而,我們像兩個初探婚姻殿堂的孩子,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。
他是否是個完美的伴侶?似乎也不盡然。他有時表現(xiàn)得頗為直男,不經意間說出傷人的話卻不自知;他也像許多男人一樣容易出汗,枕巾常因汗水而泛黃,身上帶著些許異味……(此處省略若干小缺點)
但相處久了,這些缺點都顯得微不足道。它們只是一種表象,而我早已不再介懷。昨晚,我突發(fā)奇想在他額頭上親了一口,他本能地躲閃,隨即又笑著湊了過來。我恍然大悟,自己剛喝過牛奶,想必留下了奶漬。他的躲閃是本能反應,而湊近則是滿滿的愛意。
2.
我們就像兩個沉浸在泥土游戲中的孩子,享受著只屬于我們的快樂世界??鞓窌r,我們會在廚房里興高采烈地為對方烹飪美食,不計較誰做得多、誰做得少,只希望能用行動讓對方更開心;悲傷時,另一方會傾盡全力給予安慰與陪伴;貧窮時,我們沒有抱怨與指責,只有內疚與心疼交織著小心翼翼地規(guī)劃未來;富裕時,我們像兩個暴發(fā)戶般坐在一起,樂此不疲地分享著喜悅與財富。
作為一個28歲的理智成年人,我深知人們在愛情中的自我保護、迷茫以及真誠缺失。我明白愛自己的重要性,其次才是尋找一個合適的伴侶。然而,在愛情面前,我亦是個盲目的個體,只能看見眼前的他。他讓我相信,愛可以是美好的、長久的。
3.
愛,究竟是什么呢?孩童時代,它是童話故事里關于婚前的美好憧憬;二十幾歲時,它是熱烈而決絕的情感表達,是掩飾不住的激情與傾囊相授的決心;到了二十七八歲,我時常聽到身邊人談論愛情的平淡,似乎已無法再刻骨銘心地愛一個人,也無法再不顧一切地去愛。
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?;蛟S,這就是成年人的愛情吧——穩(wěn)定而不代表消失。從二十歲的義無反顧到二十四歲的堅定遠嫁,再到二十七歲的身份轉變,我們證明了婚后愛情并未消散。他依然見不得我落淚,微信聊天時仍習慣性地叫我“笨蛋”;他深知我生病時的脆弱,也清楚止痛藥放在哪個柜子的哪一層;我仍能感受到他下意識的偏愛與惦念,這些細節(jié)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我被深深愛著的事實。
4.
并非所有的愛情都會善變。在婚前,我曾無數(shù)次聽到“婚后愛情會消散”的說法。曾經,我深信不疑;但如今,我已不再相信。我的伴侶很好,他的愛熱烈而真摯;而我也一樣。我們深知彼此的優(yōu)缺點,但拋開這些條件,我們學會了愛上對方本身。
我們都不擅長算計與權衡,只是遇到了彼此這么好的人,就不想再錯過。寫到最后,或許有些微的無力感。但我只想告訴大家:當你深愛一個人,且對方也深愛著你時,不妨試著更加慈悲與相信。愛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長、成熟、穩(wěn)定,不會輕易消逝。
沒有所謂的“戀愛多年必分手”的定論,也沒有“結婚愛情必消失”的慘劇。愿我們都能心懷溫暖、愿意相信愛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