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現(xiàn)在的日子真是過得一言難盡。從沒想過自己不偏不倚地就成了留守婦女,留守媽媽,而且一留多年 ,在外人眼里是歲月靜好,而我心中卻是歲月遲滯,而且銅墻鐵壁。
孩子兩歲半時,他爸爸就到A市就職,一直到現(xiàn)在,明年孩子就要小學了,這么多年來,老公基本是兩周回來一次,回來后帶著孩子一起去玩玩去吃吃,陪伴孩子,我想在他眼里,我就是孩子的媽,這過程他會跟我互動孩子的事,僅此而已。
其實回來,兩個人獨自相處的機會并不多,連說說話的機會也不多,我想尋機與他獨處,說說話,他總是圍著孩子轉,他把回來的時間留給孩子。
但孩子得到爸爸陪伴的時間也就這么多,能跟爸爸說說話的時間也就這么多。我曾對他說,這樣孩子得到父親陪伴的時間太少了,對男孩子的成長不是很有益,他說他會注意。
眼見孩子馬上小學,我舊話重提,我說要不我?guī)е⒆拥剿沁吷蠈W吧,他說過來干嘛,家里房子這么大,就近的學區(qū)這么好 ,孩子到那邊上學會讓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下降,這同樣影響孩子的成長。
我說不出的憤懣與神傷。
結婚懷孕后,我就放棄自己的職業(yè),全心養(yǎng)胎,養(yǎng)育孩子,那時的我們感覺還是甜蜜的,他也能寵我哄我,下班在家里時也能搭把手,不論是家務,還是孩子,他都能主動,對我的喜好也能主動關注并且照顧到。而我也習慣了享受有個全功能的老公 。既依賴他也左右他,身邊的人都羨慕我的佳好日子。
孩子兩歲半時,他執(zhí)意要去A地,說那邊他會有很好的發(fā)展空間。
然而一走就跟斷了線的風箏似的,難見再為家里的事務操心,也難得他對我的殷勤。各種反抗訴求無效后,我的心中只剩焦慮和壓抑。
每天機械地陪伴孩子上興趣班,陪伴功課,照顧孩子起居,對孩子越來越缺乏缺乏耐心,稍有不對我就會發(fā)火,吼孩子,孩子現(xiàn)在越來越難順從乖巧,膽子又小。我感覺自己的生活動蕩不安,支離破碎。
這樣的日子真是煎熬。然而結束婚姻我想都不敢多想,我已脫離社會太久。但是這樣的日子卻讓我生不如死,我到底要怎么辦?
導師解答:
透過字面,都能感受到你的生活蕭條、頹靡。
但身為成年人,日子都是自己的選擇,也是自己的造作。
1、選擇
你說你在結婚懷孕后就放棄了自己的職業(yè),全心備孕,養(yǎng)育孩子。這種做法可以是自己人生的安排與選擇,甚至在某個階段是合適的、需要的。那時老公是與你共同面對這個階段的生活,他體貼你,也承擔起家庭的責任。你們在共同面對你們婚姻生活的一個重要的階段。
2、困局
問題出在你開始習慣有個全功能的老公,里外一把手。
當你一習慣一種生活模式,一種關系模式,你事實上已經開始依賴這種生活模式、這種關系模式。
依賴之后,必然接著就是控制,任何關系的恃寵而驕,并非驕,而往往是種依賴后面的控制,是缺乏控制失去控制的不安全感。關系中,任何控制都會失去控制 。
當關系進入控制的程序時,這個關系就很難健全穩(wěn)定地存在與發(fā)展,控制就像關系中不健康的病毒性細胞。
在控制的關系中,關系中的另一方的遠離,也是自發(fā)地本能地在保護關系,當然也是被控制的一方在自我保護。被控制的一方在關系中已經失去了休養(yǎng)生息的空間,遠離是種本能。
最怕的是受怎樣的人控制?最怕的是受沒有自己生活的人的控制。
沒有自己的生活的人,已經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,必須從侵犯、控制他人中感受到生的能量,必須去爭奪他人的生存空間,那就是控制、操縱。
為了健康地存在,受控制的一方必須要從這樣的關系中掙脫出去,否則他也會窒息會崩潰。
老公圍著孩子轉,只不過是為了減少與你的接觸,拒絕給孩子更多,事實也是拒絕你拿孩子講話,通過孩子來攀附他。
3、出路
想要改變目前的狀態(tài),唯一的出路是改變自己。
你說歲月遲滯,銅墻鐵壁,可見你的自我能動性不夠,你還在期待與依賴??啾剖潜磉_期待與依賴??啾茣焉畋谱摺?
一個成年人的生活,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東西,否則你就沒有生活;沒有自己;也不會有自己之外的東西包括關系、社會認同感等;也不會有自我之內的東西,包括自我認同感,包括自己與自己的關系,存在感,確定感。一個人要失去自己的生活,就先放棄屬于自我的東西。
改變自己,是唯一的出路。你需要自我成長,需要學會經營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