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后遇到大學期間暗戀的師兄,他和我表白了,我該怎么辦?
我和老公相識于蒼翠的香山腳下。他大我5歲,溫柔體貼。來大姨媽了會幫我買紅糖,工作中遇到困難了會幫我開解。反過來,他生病了,我也會心疼地跑去給他買藥……
有一天,在一家星巴克的拐角,我竟然遇到了大學期間暗戀的師兄。不知算不算幸運,他和師姐分手了。那天我們攀談起來。
之后,因為老公常常加班,我下班早,就和師兄一起去逛書店。再后來,他跟我表白了。
可是,我已經(jīng)懷孕兩個月,有了老公的孩子。
我不是那個“還君明珠雙淚垂,恨不相逢未嫁時”的節(jié)婦,但我也不想對不起老公。
一邊是溫柔的丈夫,一邊是熱情的師兄,老師您說,誰是我的真愛?我該怎么抉擇?

導師解答:
每個人對真愛的定義
決定了她的人生軌跡
真愛的界定
想知道誰是你的真愛,先得知道你對真愛是怎么界定的。
每個人對真愛的界定不一樣,有的人追求感覺,說白了就是激情。看到對方以后,體內(nèi)的多巴胺,正腎上腺素,苯乙胺指標急劇上升,產(chǎn)生極其強烈的快感。如果你覺得那種感覺是真愛,也就是說,你認為激情就是真愛。
但是顯然,我們不太可能和同一個人時時保持激情。感情經(jīng)歷豐富的人都知道,我們一生當中會對很多人,在某一個當下產(chǎn)生強烈的、美好的感覺,那些感覺都是真實的。
要知道,能在星巴克的拐角遇到師哥,就能在下一刻的轉(zhuǎn)角遇到新的真愛。而同樣的,對方也有這種可能,轉(zhuǎn)角遇到個師姐覺得真愛到了,他的熱情也會跟著“愛情呼叫轉(zhuǎn)移”。
所以要接受這種愛情觀,就要接受感受的不穩(wěn)定性,也就要接受一個親密關系不穩(wěn)定的人生。
對于持有這種觀念的人,我唯一的建議就是不要生孩子。
對真愛的詮釋我不評判,我只知道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,他們都希望有一個穩(wěn)定的家。所以在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之前,就先不要替孩子的人生負責了吧。
心理學家對于真愛的界定
心理學家斯騰伯格也提出了一個真愛的界定,他認為真愛的組成部分有三個:激情、親密和承諾。
“激情”是情緒上的迷戀,像上面說的,跟體內(nèi)分泌的化學激素有關;
而“親密”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,這和我們平時感受的分享,長期的合作都有關系;
最后“承諾”,是指維持關系的擔保和自我約束。
重點說一下“承諾”,承諾是一種契約精神。即我承諾為我的選擇負責——
無論他(她)將來是富有還是貧窮,無論他(她)健康還是患病,無論任何原因,我都愿意愛他,照顧他,尊重他,接納他,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。
承認真愛需要契約的人,他就是承認這個世界是動態(tài)的,人的需要也是變化的。
我今天需要溫暖,他溫暖地對待我,我就感覺好滿足,但是如果明天我需要熱情,而他沒有熱情,我還能不能繼續(xù)和他在一起?可能這就是那個神圣的儀式,以及那個鮮紅的結(jié)婚證所賦予的意義。
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滿足你全部的需要,如果沒有契約、沒有承諾,所有的親密關系最終都會因為彼此需要的不滿足而走向分離。
所以如果你記得那個承諾,就該知道,當你們之間產(chǎn)生沖突的時候,首先該想辦法解決沖突。彼此之間無法滿足對方的時候,也該首先想到溝通,想到一起面對,想到以關系為前提,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怎么滿足自己。
兩個人在一起開心的時候怎么對待彼此,不需要契約;在一起不開心的時候怎么對待彼此,才需要契約。
另外說一句,男人比女人更在乎契約性,深層次的原因是,女人肯定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,但是男人無法100%的確定。
所以如果你懷著孩子仍然可以接受另一個人的求愛,且并不是因為你和丈夫之間的關系有什么問題,那顯然你給別人的印象是,你是不穩(wěn)定的,沒有契約性的。
負責任地說,你的師哥會不安的。他很可能會在你們的關系中有所保留,特別是保留承諾的部分。
可以預見,如果你未來想和師哥往結(jié)婚的路上走,那會遇到怎樣的坎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