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歌的人生態(tài)度,就像《活著為了講述》中的一句話:
“我年輕過、落魄過、幸福過,我對生活一往情深?!?
“30歲之前為生活演戲,30歲之后為理想演戲?!?
胡歌2012年接觸到了話劇。他在賴聲川話劇《如夢之夢》中扮演“五號病人”,這一演就是6年。
這6年,他隨著劇場多次輾轉(zhuǎn)各地,一部劇反復多次地演繹,每一句刻在腦子里的臺詞千次萬次地重復演繹。一遍,兩遍,三遍......
在劇場里,他不是偶像小生,只是一個普通演員。這是一個演員的朝圣,胡歌說,這個經(jīng)歷彌足珍貴,讓他更明白演員的含義。

就在大家以為胡歌默默沉寂、轉(zhuǎn)型無望的時候,2015年悄然而至。
胡歌《偽裝者》、《瑯琊榜》先后播出,接連兩部,口碑炸裂,國民度極高,一經(jīng)播出便火爆全國。偶像派吸引著年輕人,實力派卻能征服所有人。
胡歌迎來了更高的事業(yè)頂峰。但他也因為再次爆紅,陷入了迷茫。
一個人要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,要取決于很多主客觀條件和因素,但個人對待社會與他人、國家與集體的關系的眼光和覺悟,則是最重要的條件。人生能夠成功地實現(xiàn)理想,就取決個人的眼光和覺悟。當然也要有適當?shù)纳鐣l件,但條件也在于個人的洞察力和利用。
胡歌曾經(jīng)在《朗讀者》的節(jié)目提及那場車禍:
他不斷思考生命的意義、人生的意義、他的意義,很多人以為他過得不錯,事業(yè)上升,熬過低谷,他收獲了許多名和利。
但是他心里總有個聲音在告訴他,這不是他從那場意外中活下來的意義,他對人生目標的選擇悄悄改變了。
“變得比以前更紅,肯定不是我活下來的意義?!?
人生的選擇不能脫離時代和社會條件,但是,具體的人生的選擇則是千變?nèi)f化、極其靈活的,絕不是一個“應當”所能指明的。
2016年頒獎典禮,胡歌憑借著兩部爆火大劇,拿下雙料視帝,“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”和 “最具人氣男演員獎”。
宣布獲獎名字時,胡歌起身,沒有立即到臺上頒獎。
而是對身邊的老戲骨、實力派前輩李雪健老師微微俯身、握手,以一個后生后輩的謙遜姿態(tài),說了一句“受之有愧”。
2017年,拍完《獵場》之后,他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拍戲,他回去讀書。
在娛樂圈這種風云變幻的地方,誰看了都要說一句“瘋了”。
胡歌說,“皮囊壞了,就用思想填滿它。”“就像一個人也有生命周期,也有休眠期、冬眠期一樣?!?
這一修整,就是兩年。再次見面,就是在電影《南方車站的聚會》中,胡歌扮演了小混混周澤農(nóng),他原本擔心自己演不好這個角色,但在看完劇本之后,他非常心動。
他問自己:“輸?shù)闷饐???
答案是:“輸了,也值。”
他將自己曬得很黑很黑,拼命減肥、瘦下來,每天都睡得很少,胡子拉碴,他想讓自己時刻保持在“疲憊”的狀態(tài),他在劇組立下軍令狀,要是不小心說了普通話,就請劇組的人吃飯,穿上環(huán)衛(wèi)服,經(jīng)常在街道上觀察真正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,將生活細節(jié)融入自己的表演。
這一通折騰,讓他在大屏幕上完全變了一個模樣,都認不出周澤農(nóng)就是胡歌,“這是我開啟電影道路的一個標志性的電影,也是我當演員到現(xiàn)在的一次全新體驗,這部電影一定會影響到我以后工作的選擇,以及對表演的理解和認知?!?
《南方車站的聚會》入圍了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(jié)主競賽單元,并且當時唯一入圍競選的華語片。
胡歌的謙遜是刻進骨子里的,他說:“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跟電影藝術真正的差距?!?
2019年,胡歌生命中一位重要的女人永遠地離開了他。胡歌很低調(diào),母親離世,他從來沒有提起過。
直到兩年后,胡歌轉(zhuǎn)發(fā)一條微博,寫著“獻給一位遠方的女士”,評論區(qū)有人隱晦地提到了才被公眾知曉。

母親離世后,胡歌去過長江第一峽谷,他置身于恢弘壯闊的自然之中,俯仰于天地之間,那時候好像一切都消失了:
“我慢慢地將視線向上移,看著山頂,看著云飄過,我覺得她就在那兒?!?
“我突然覺得,一切都不重要了?!?
就像龍應臺的《目送》: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
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(zhuǎn)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
人生波瀾起伏,胡歌說,“人心是貪婪的,當我保住性命之后,就想得到更多?!?
演藝事業(yè),不再是他生活的全部。
現(xiàn)在的胡歌,經(jīng)常被粉絲稱為“娛樂圈失蹤人口”。
除了演戲,很少出現(xiàn)在公眾面前?!叭绻夷軌蛴袡C會踏踏實實地學習沉淀,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。如果我能夠變成我想象中的自己,不辱上天的使命,讓重燃的生命之火發(fā)揮更大的光和熱,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?!?
他腳踏實地地踐行著說過的每一句話。
胡歌跑去了青海高原,以志愿者身份撿垃圾、挑水、做修理工。
他資助了很多小學,以去世助理張冕的名義做慈善。就像14年拍攝《瑯琊榜》的時候,胡歌發(fā)了的微博:
“我既然活下來了,就不能白白活著?!?
他比誰都尊重生命,也在享受著生命,他希望自己能實現(xiàn)價值。
怎樣才能實現(xiàn)價值?
其一,要以創(chuàng)造巨大社會價值,為大眾謀福利 ,為大眾創(chuàng)造大量快樂為人生目標。如成為一個造福大眾的企業(yè)家,成為一位發(fā)明家,成為一位為民謀幸福的政治家,等等。這些都是正確的人生目標。
其二,要有為大眾創(chuàng)造快樂的能力。一個空喊口號,無能力的人,無論如何都沒有價值。嘸寸技,無長處,這樣的人只不過是廢物。不要說給別人創(chuàng)造快樂,連自己的快樂都難以獲得。
其三,自己要學會為自己創(chuàng)造快樂,才能為別人帶來快樂。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快樂,沒有能力為自己創(chuàng)造快樂,又怎么能為社會帶來快樂? -個整天憂心忡忡,心態(tài)消極,壓抑仇視社會的人,這樣的人注定是沒有價值的。而一個心態(tài)積極,力工作,勤奮學習,富有公益心,心系就眾的人最有可能成長為有巨大價值的人。
曾經(jīng)在一次采訪中,主持人問胡歌:“如果你可以和22歲的自己說一句話的話,你會說什么呢?”
胡歌想了一會,回答道:“對不起,讓你失望了?!?
然后再問起人生規(guī)劃,他說,好像自己的人生隨著年紀的增長,越來越?jīng)]了規(guī)劃。
因為人生出現(xiàn)所有的一切,都不會按照預想中的美好一一發(fā)生。
“你永遠只能等待這件事情發(fā)生?!?
他這種隨遇而安的態(tài)度,是風波過后的經(jīng)歷讓他成熟,讓他愈發(fā)進退有度,也更加勇敢。
因為無懼風雨,才敢說順其自然。
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,不要輕易丟棄自己的初衷,每天花一點時間在你的愛好的方面進行學習,這樣你只會朝著你的夢想更進一步,即便不能實現(xiàn),那也無怨無悔,而當我們長大以后,面對社會的壓力可能輕易就放棄或者忘記自己的追求,因此無法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。
前不久,
胡歌官宣新劇《縣委大院》。
這部劇官宣之后,立刻屠了熱搜榜,而胡歌發(fā)了條微博,又安安靜靜地進組去了。
不作妖、不炒作、沒緋聞、也不玩綜藝消耗自己,就像之前每次,出現(xiàn)在公眾面前,都是帶著作品來,隨著作品去。
用羅曼·羅蘭的一句話來評價
胡歌特別合適: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