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玟的最后一條微博是官宣《戰(zhàn)歌》上線,而這也成為了她最后一首歌。

5日晚,歌手李玟的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宣布,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,送院后一直昏迷,最終于7月5日離世。家人表示,李玟于數(shù)年前患上抑郁癥,與病魔經(jīng)過了長時間斗爭,可惜近日病情急轉(zhuǎn)直下。
李玟二姐,李思林Nancy 5日發(fā)博:“CoCo于數(shù)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癥,經(jīng)過長時間與病魔斗爭,可惜近日病情急轉(zhuǎn)直下,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,送院后一直昏迷,經(jīng)醫(yī)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,最終于7月5日返魂乏術(shù),與世長辭?!?

李玟離世的消息令不少網(wǎng)友痛心,也有人感到震驚。在大眾印象中,李玟總是呈現(xiàn)出陽光、樂觀的形象,有網(wǎng)友疑惑:為什么看起來陽光開朗的人,也會得抑郁癥?這其實是很多人對抑郁癥的誤解。
2016年2月,李玟透露因患上急性支氣管炎而完全失聲,喉嚨出現(xiàn)嚴重狀況。2023年2月,李玟對外透露“一輩子最大的恐懼”——天生左腿有缺陷,且手術(shù)不成功,導致這么多年在舞臺上又唱又跳都是靠右腿去支撐。在忍受痛楚很多年后,已無法正常生活,必須入院治療。2023年3月,李玟腿部手術(shù)完成。當時她還在社交媒體上稱自己是“一個女戰(zhàn)士”,要重新練習走路。
雖然李玟在香港出生,但她跟美國的緣分不淺。
她在9歲移民美國加州舊金山,大學就讀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物學系。1993年她回香港參加TVB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奪得亞軍出道。
1995年,李玟發(fā)行英語專輯《Just Want You》進軍國際歌壇,單曲《Do You Want My Love》在美國和歐洲廣受歡迎,使她成為第一位進軍國際市場的華裔女歌手。
2001年,譚盾、馬友友、李安獲得了奧斯卡小金人,李玟也作為首位華裔女歌手登上奧斯卡舞臺獻唱臥虎藏龍的主題曲——《月光情人》。
雖然在事業(yè)上堪稱華語歌手的天花板,但李玟在感情上卻沒有那么順利。
2011年10月,38歲的李玟與加拿大籍富商Bruce Rockowitz在香港與舉行婚禮,兩人在一場派對上一見鐘情,戀愛8年終成眷屬。
整場婚禮花費了1.5億港幣,舉行了整整2天,更是邀請了國際巨星Bruno Mars現(xiàn)場演唱。
結(jié)婚后,李玟經(jīng)常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和老公,2名繼女的幸福生活。照片里的李玟看似和老公恩愛有加,和繼女也是相處融洽,
但這些照片的背后卻是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。
多年來,李玟和Bruce一直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,兩人積極備孕,李玟甚至接連9次嘗試試管,但依然沒有等到孩子的到來。
試管嬰兒需要女方每日打針促排,期間身體上需要承受極大的痛苦。而李玟愿意前后嘗試9次,可見兩人想要孩子的迫切心情,也能想象每次看到結(jié)果時失望的心情。
相比起求子不得,更讓李玟備受折磨的,則是Bruce接二連三的出軌。

但之后,李玟又曬出自己的老公及兩位繼女的照片,力證一家四口的感情不變。
對于老公的第一次出軌,她選擇了隱忍和原諒。
但沒想到,Bruce之后并沒有收斂,而是接連3次被曝出軌偷吃,而繼女也選擇背棄李玟,支持爸爸。
其實Bruce得花心也是有跡可循。據(jù)悉,Bruce在追求李玟時,與前妻并沒有離婚。李玟因為Bruce的已婚身份才遲遲沒點頭,直到男方發(fā)誓離婚,李玟才愿意結(jié)婚。
今年年初Bruce出軌,兩人婚變的傳聞再次喧囂塵上,有報道指出李玟半年前已經(jīng)搬離兩人的愛巢,更因此突然暴瘦至84斤。
溫馨提醒:需要情感傾訴的親們,可以添加小助理微信
yiqingsu2021(長按可復制),領取專業(yè)老師的分析診斷哦,幫你指明挽回方向哦~
李玟是一個在大眾印象中呈現(xiàn)出陽光、樂觀形象的歌手,因此她的離世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和痛心。這也引發(fā)了人們對抑郁癥的誤解,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看起來陽光開朗的人也會患上抑郁癥。
然而,我們必須認識到抑郁癥并不分人,它可以影響任何人,不論其外在形象如何。李玟在過去曾經(jīng)面臨許多身體和情緒上的挑戰(zhàn),例如急性支氣管炎導致失聲,天生左腿缺陷以及手術(shù)失敗等。這些困難和挫折可能對她的身心健康產(chǎn)生了影響,加劇了她抑郁癥的癥狀。
雖然李玟在事業(yè)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她在感情生活上卻經(jīng)歷了一些困難。她與富商Bruce Rockowitz結(jié)婚后,多次嘗試試管嬰兒未果,而且她也曾面對丈夫多次出軌的痛苦。這些挫折和傷害對她的心理狀態(tài)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,可能加重了她的抑郁癥狀。
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外在的形象來判斷一個人的內(nèi)心狀況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和情感掙扎。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,需要得到專業(yè)的關(guān)注和支持。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和經(jīng)歷,不輕易對他人的心理做出評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