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當下熱門綜藝中的驚喜人物
最近熱度頗高的綜藝,當屬《乘風破浪的姐姐》了。在這檔節(jié)目里,來自不同領域的姐姐們大放異彩。而在眾多亮點之中,有一位女性背后的男人格外引人關注。
娛樂圈中,林悅的事業(yè)蒸蒸日上,而她背后默默支持的男人,便是趙宇軒。舞臺上的趙宇軒,一開口那富有磁性的嗓音,瞬間就能吸引眾人目光,自信滿滿,氣場十足。可在生活里,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。
與林悅結婚后,為了讓妻子能夠全身心投入事業(yè),毫無后顧之憂地拼搏,趙宇軒毅然決然選擇成為全職奶爸。每天,他都精心照料著孩子的吃喝拉撒,用心準備一日三餐。然而,這樣的選擇卻引來了不少人的誤解,甚至被一些人詬病為吃軟飯。在帶娃的那幾年,他也曾陷入抑郁情緒的泥沼。
但在林悅面前,趙宇軒從未有過一絲抱怨。兩人偶爾吵架,他總是那個率先主動道歉的人,深情地說道:“你不開心,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。” 平時一起散步時,他還會關切地詢問:“我有沒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,需要改進的呢?”

二、主動卑微背后的強大內(nèi)涵
主動卑微與依戀安全
在一次采訪中,趙宇軒被問及:“在家當全職奶爸,會不會覺得沒面子?” 他坦誠回應:“一開始確實會有這種想法,但現(xiàn)在我已經(jīng)完全認可并接受了這個身份。” 談及這段經(jīng)歷,他滿臉真誠,絲毫不見外人所說的那種藏在妻子光環(huán)下的軟弱,也沒有對身份 “掉價” 的擔憂,反而散發(fā)著一種迷人的自信。他堅定地表示:“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,只要我愛的人能正確看待我就足夠了。”
回到 “卑微” 這個詞,趙宇軒在婚姻中似乎總是把姿態(tài)放得很低。但這實則是一種 “主動卑微”,其本質并非犧牲,而是源于自我認同。能夠做到 “主動卑微” 的人,往往都深入思考并回答了兩個關鍵問題:
我堅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嗎?
我所依靠的這個人值得我毫無保留地信任嗎?
心理學家巴塞洛繆認為,這兩個問題分別對應著一個人的 “自我價值認同” 和 “他人價值認同”,而這兩種價值,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在親密關系中的依戀模式。依戀安全的人,一方面對自己的價值充滿信心,另一方面也能充分信任自己的伴侶。
趙宇軒是如何看待這兩個問題的呢?他回憶道:“最開始對于這個身份,我心里有些不安,只是沒說出來;是林悅主動跟我敞開心扉,解開了我心中的疙瘩。她讓我明白,她不會因為我放棄工作而否定我的價值和才華,相反,我得到了她許多的肯定與感謝。我在家照顧孩子,她能更好地追逐夢想,她很感激我的付出。
我不但沒有因此被輕視,反而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價值,也更加體會到全職父母的不易。” 很明顯,趙宇軒在這兩方面都有著清晰且積極的價值認同,是一個依戀很安全的人。正因如此,他才擁有如今這般的坦誠與自信。很多人誤以為 “依戀安全” 是一種固定不變的人格模式,其實不然。研究表明,依戀在我們的一生中隨時都有可能發(fā)生改變,具有很強的 “可塑性”。而一個能夠給予支持的伴侶,是影響依戀安全的關鍵因素。就如同林悅的理解與認可,讓趙宇軒堅定了對那兩個問題的答案。從這一點來看,趙宇軒是幸運的,林悅同樣也是。
2. 主動在情緒上讓步與關系主導權
主動卑微的人,除了具備 “表面柔和、內(nèi)心自信” 的特質外,還有一個強大之處,那就是在情緒管理上有著極高的自律性。哪怕內(nèi)心怒火中燒,也能心平氣和地與對方溝通。在綜藝節(jié)目《美好時光》里,孫曉雅就是這樣一個典型。有一期節(jié)目,孫曉雅在山區(qū)開車,由于路況復雜,不小心迷了路。同行的吳凱瞬間火冒三丈,不停地指責孫曉雅:“你怎么這么笨。”“要是我開,肯定不會錯。”
“你得提前看好路線。”…… 言語之中滿是尖酸刻薄。孫曉雅也被激怒了,立刻回懟道:“這山區(qū)的路本來就不好認,又不是直路,你一點常識都沒有。” 兩人差點就大吵起來。就在氣氛緊張到極點時,孫曉雅冷靜了下來,輕聲說道:“別跟我吵了。” 接著又溫柔地說:“你說點好聽的,等會兒我給你做好吃的。” 聽到她這么說,吳凱也緩和了態(tài)度:“還好剛才沒聽我的,不然我們更麻煩了。” 孫曉雅用這種既撒嬌又充滿智慧的方式,給了對方一個臺階下,及時終止了這場無謂的爭執(zhí)。這便是一種典型的主動卑微。
在后續(xù)的節(jié)目中,吳凱發(fā)表了 “男人不做家務是為了體現(xiàn)女人價值” 的奇葩言論。在飯桌上,大家都對此不認同,他頓時惱羞成怒,當眾憤然離席。顯然,直接受到這些言論冒犯的是孫曉雅。但最后,主動上前安慰吳凱的,依舊是孫曉雅。她誠懇地說:“雖然我不理解你的想法,也不認同你說的話,但我還是愿意和你站在一起。”
若不是內(nèi)心足夠強大,真的很難做到這一點。她能在別人情緒失控時,依舊保持理智與冷靜;能在別人死要面子時,放下自己的面子,直面關系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并加以解決。生活中,常常有朋友跟我說:“我們吵架了,我現(xiàn)在不能先低頭,不然好像就是我錯了,多沒面子啊。” 于是雙方互不相讓,矛盾越積越深,關系也愈發(fā)壓抑。
而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主動卑微的人,看似在爭吵中降低了姿態(tài),實則往往不會 “吃虧”,相反,他們才是關系的主導者。他們無需通過倔強來維護所謂的驕傲,便能看清矛盾的本質,高效地解決問題。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依戀安全的體現(xiàn)呢?反觀那些從始至終都固執(zhí)己見、不肯有絲毫卑微姿態(tài)的人,到最后,只會讓自己在關系中變得越來越被動。就像吳凱,在這段關系里,真正離不開對方的,其實一直是他。
三、如何成為及擁有主動卑微的伴侶
如何成為主動卑微的伴侶
讀到這里,或許你會問,是不是所有的卑微都意味著強大呢?當然不是。有些人在關系中也表現(xiàn)得卑微討好,但那往往是出于恐懼:害怕自己不被認可、害怕失去愛、害怕被拋棄。所以才會一味地卑微討好,甚至毫無原則地犧牲自己,最終在關系中變得越來越被動。那么,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自主而非被動卑微的人呢?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:
找到你真正害怕的東西:當你在關系中感覺自己很卑微時,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:
是不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,無法讓對方滿意?
是不是害怕自己得不到愛?
還是單純地想要解決當下的問題?
先學會愛自己:如果你存在上述這些恐懼,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擺脫對伴侶的過度依賴,學會自己愛自己。
不需要對方對你展露笑容,你也能自己給自己帶來快樂;
不需要對方每天說愛你,你可以自己給自己寫溫暖的話語;
不需要做完每一件事都期待對方的肯定,你可以每天記錄自己的三個優(yōu)點,隨時夸贊自己。
當你做到這些,終有一天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你越愛自己,關系就會越趨于平衡,你也不再需要通過討好來維系關系。
我雖然示好,但我不讓步:趙宇軒的卑微是一種主動的愛,同時他也有著自己堅守的原則。他清楚何時應該發(fā)展自己的事業(yè),何時該為自己爭取機會。孫曉雅雖然會在矛盾中主動和解,但她也明白,在一些關鍵問題上,比如個人的價值觀、重要的生活規(guī)劃等,絕對不能妥協(xié)。
所以,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內(nèi)心強大的人,你可以在適當?shù)臅r候示好,但一定要建立并堅守自己的原則。如果你在關系中已經(jīng)許久沒有維護自己的原則了,建議你花些時間認真思考,對自己而言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列出 2 - 3 點,然后在關系中努力去堅持。你可以在情緒上主動緩和矛盾,但一旦觸及這些關鍵原則,絕不讓步,逐漸找回對關系的掌控感。
培養(yǎng)穩(wěn)定的情緒: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,那些能夠主動給對方臺階下的人,只是采用了其他方式來疏導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將情緒發(fā)泄在對方身上。那么,如何培養(yǎng)這種情緒控制能力呢?書寫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,你可以試著記錄自己的感受、想法以及情緒,越詳細越好。比如:
我的感受是難過還是生氣?
我期望對方怎么做?
我內(nèi)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?
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才能更好地主動與對方溝通,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爭吵。
如何讓自己擁有一個主動卑微的伴侶
我們都渴望擁有一個像趙宇軒那樣的愛人:吵架時主動認錯;在自己需要時全力支持;情緒穩(wěn)定,不會輕易失控…… 但正如前面所說,趙宇軒的強大,離不開林悅的影響。你的反饋,會決定伴侶是否能夠形成安全的依戀模式,進而影響到對方在關系中的行為表現(xiàn)。所以,若想讓自己擁有一個主動卑微的伴侶,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:
被偏愛的,切記不要有恃無恐:很多人在愛情里習慣了對方的卑微,誤以為是對方離不開自己,于是便有恃無恐,肆意任性。他們對愛人的付出不僅不表示感謝與認可,甚至還會打擊、利用對方,讓對方產(chǎn)生 “我不配得到更好對待” 的錯誤認知。
長此以往,對方就會陷入 “我不配” 的心理狀態(tài),進而內(nèi)化為更低的 “自我價值認同”,形成不安全的依戀模式。而一個依戀不安全的伴侶,其卑微往往只是出于害怕和討好,對關系并無益處。就像電視劇《生活的模樣》中的李夢,最終讓一直卑微付出的周陽失去了信心,兩人的關系也走向破裂。
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肯定,狠狠地夸:當伴侶選擇放低姿態(tài)來愛你時,你要比對方更敏銳地察覺到這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負擔。就像林悅在趙宇軒還未說出內(nèi)心擔憂時,便主動替他說出心聲,并給予鼓勵:“你不用擔心,我永遠不會輕視你,只會更加珍惜你。” 只有這樣,才能讓伴侶感受到 “無論我用何種方式愛你,你都會始終愛我”。
這份安全感,正是伴侶主動卑微的力量源泉。此外,“享受被夸” 也是形成依戀安全的重要因素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多夸贊伴侶,不僅僅是夸贊對方為你做的具體事情,更要夸贊對方這個人本身,幫助對方建立自信,提升自我認同。還是那句話,一個認可自己的人,其卑微才是真正健康且積極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