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常說,愛情是兩個人的浪漫,而婚姻則是兩個家庭的融合。這揭示了一個事實:維持一段美滿的婚姻,相較于經(jīng)營一段甜蜜的愛情,要困難得多。
知名作家林悠然也持有相似的觀點,她認為:“愛情是純粹的情感交流,而婚姻則是情感、理智與意志三者協(xié)同作用的結(jié)果。因此,美滿的婚姻相較于幸福的愛情更為罕見。理想的伴侶關系應當是情人、知己與伴侶的三重身份融合,兼具情人的熱情、知己的寬容與伴侶的關懷。若三者中缺少其一,便略顯遺憾。然而,考慮到現(xiàn)實中許多婚姻連這三者中的一者都難以擁有,若你能在婚姻中體驗到其中之一,便應感到滿足。”
這段話雖然揭示了婚姻中普遍存在的不足,但也為我們指明了提升婚姻幸福感的方向——即在婚姻生活中努力保持熱情、寬容與關懷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主題。

林悠然:理想伴侶關系的三重境界,擁有一者便應知足
01 摒棄完美幻想,擁抱現(xiàn)實不完美
許多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,都懷揣著美好的憧憬,這是人之常情,也是理所當然的期待。然而,我們必須認識到,婚姻并非完美無缺。對婚姻的向往與認清其不完美性并不矛盾,但許多人卻因?qū)ν昝赖膱?zhí)著而步入婚姻的誤區(qū),這也是他們?nèi)蘸蟾械绞涞母础?/p>
因此,我們首先要放下對完美婚姻的幻想,才能讓婚姻逐漸趨向完美。正如電影《婚姻故事》中的查理和妮可,他們最終雖未離婚,但關系已失去了愛的溫度,只剩下冷漠與疏離。這樣的婚姻,對他們而言,已成為痛苦的源泉。
這并非鼓勵婚姻一有問題就選擇分離,而是提醒我們,婚姻雖不完美,卻仍有改善的空間。我們不應成為婚姻的奴隸,也不應固執(zhí)地追求虛幻的完美,因為那同樣無法帶來幸福?;橐鲭m不完美,但幸福感是可以提升的。
02 共同努力,是提升婚姻幸福感的基石
林悠然老師指出,衡量婚姻質(zhì)量的標準有二:一是愛情基礎,二是穩(wěn)固程度。這兩者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(xiàn)。因為愛,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。
然而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許多婚姻卻淪為了“獨角戲”。比如,“喪偶式婚姻”的盛行,便是明證。這其實是婚姻中諸多問題的根源所在。
婚姻中的雙方,若有一方認為結(jié)婚便是生活的終點,時間自會帶來“恩愛白頭”,那便是對婚姻的輕視,更是對愛的誤解。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希·弗羅姆在《愛的藝術》一書中深刻闡述,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,它關乎于主動去愛與被愛的能力,而非僅僅尋找一個“正確”的伴侶便能一切順遂。
因此,唯有雙方都主動去愛,去經(jīng)營婚姻,才能讓愛持久,從而在婚姻中獲得真正的幸福。
03 在熱情、寬容與關懷中,重燃愛的火花
依據(jù)林悠然老師的觀點,理想的伴侶關系需要三個要素:情人的熱情、知己的寬容與伴侶的關懷。在我看來,這即意味著保持激情、相互理解以及增進親密互動。
首先,保持激情是維系婚姻活力的關鍵。雙方應努力在生活中創(chuàng)造驚喜,通過儀式感、聚餐、互贈禮物以及故地重游等方式,重溫戀愛時的激情與浪漫,讓彼此的心再次因?qū)Ψ蕉鴦印?/p>
其次,相互尊重與理解是婚姻穩(wěn)固的基石。許多婚姻都會經(jīng)歷從甜蜜到平淡的幻滅期,此時雙方容易看清對方的真實面貌,進而產(chǎn)生控制欲、權力斗爭及爭吵等問題。在這個階段,雙方需要更加尊重與理解對方,關鍵在于不要試圖改造對方。因為改造往往意味著“你不夠好”或“你不是我想要的人”,這實際上是對對方的一種否定與不接納,會讓對方感受到不被尊重與理解。接納彼此的不完美,才是相互尊重與理解的真正體現(xiàn)。
最后,增進親密互動是加深情感的橋梁。親密感不僅體現(xiàn)在肢體接觸上,更體現(xiàn)在語言溝通中的情感回應上。當一方分享趣事時,另一方應積極回應,表達興趣與關心,而非冷漠或敷衍。因為無回應之地,即是情感的絕境?;貞馕吨诤?、看見與愛。
總之,經(jīng)營好婚姻,雙方不僅要在思想觀念上達成共識(摒棄完美幻想,愿意共同努力),更要付諸實際行動。即使無法同時擁有熱情、寬容與關懷這三重境界,但只要能在其中一方面有所體現(xiàn),我們的婚姻便是相對完美的。既然選擇了婚姻,就應讓彼此在其中感受到幸福與愛,這既是對對方的責任,也是對自己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