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01-
互惠關系理論
從婚姻家庭中的互惠關系理論(theory of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, Kelly & Thibaut, 1959)來看,人們在社交互動中追求的是關系的回報最大化與成本最小化。一段成功的婚姻關系,雙方都會致力于共同利益的最大化;而一段不成功的關系,雙方則更多地關注于自我保護,以至于忽視了如何為對方帶來快樂。
毫無疑問,杰克和莉莉的婚姻是一段成功的典范?;楹蟛痪?,莉莉選擇退出職場,全身心投入到家庭與孩子的教育中,同時發(fā)展自己的藝術事業(yè)。她避免了職場上的奔波勞碌,生活中的經(jīng)濟來源和社會地位因杰克而得以穩(wěn)固,這使得她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熱愛的藝術領域。而杰克,作為科技界的佼佼者,莉莉在他背后提供了堅實的情感支持與家庭后盾,讓他能夠心無旁騖地追求事業(yè)上的卓越??梢哉f,莉莉成就了杰克,杰克也成就了莉莉。

互惠關系理論圖示
-02-
互動行為理論
離婚并不意味著一段關系的徹底失敗,它可能只是雙方選擇結束這段特定的旅程。那么,為何如此成功且看似完美的“互惠”婚姻也會走到盡頭?這其中的緣由,可以通過互動行為理論(behavior interaction theory, Kelly & Thibaut, 1959)來闡釋。
互動行為理論認為,健康的關系是建立在付出與回報的平衡之上的。與社會交換理論側重于社會地位和收益不同,互動行為理論更聚焦于夫妻間的日常互動。研究表明,夫妻間的積極行為,如關愛、有效溝通和共同育兒,是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基石(Lavner, Karney, & Bradbury, 2016; Culp, Culp, Noland, & Anderson, 2006; Estrada, 2009)。而婚姻中的消極行為,如爭吵、冷戰(zhàn)和暴力,對婚姻滿意度的破壞力遠大于積極行為所帶來的提升(Weiss, 1978; Wills, Weiss, & Patterson, 1974)。Gottman(1989)的研究進一步指出,一個消極事件或行為往往需要五個積極事件或行為來彌補。因此,維持良好的婚姻關系,關鍵在于增加積極行為的交換,減少消極行為的發(fā)生。
在杰克和莉莉的婚姻中,盡管外界看似完美,但也存在挑戰(zhàn)。莉莉在回憶錄中提到,杰克因沉迷于工作而忽略了對家庭的關注;在訪談中,他們也坦承因基金會的工作而時有爭執(zhí)。想象一下,如果丈夫沉迷于工作而忽視了妻子的情感需求,第一次妻子請求幫助時丈夫因忙碌而未予理會,待他回過神來,妻子已獨自完成了所有任務,且未再提出請求。下一次,當妻子再次提出需求時,丈夫可能會因上次的“成功”逃避而再次選擇忽視。久而久之,這種行為模式被雙方不斷強化,互動變得越來越消極,逐漸侵蝕著他們之間的愛情。
相反,在互動行為理論中,成功的夫妻會通過積極改變行為模式,避免不良行為的相互強化,共同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,并及時溝通以預防消極行為對婚姻的破壞。
-03-
如何增強婚姻的幸福感?
及時有效溝通
健康美滿的家庭并非沒有沖突,而是能夠迅速而有效地解決沖突(Gottman & Krokoff, 1989)。首先,解決沖突的時機至關重要,應盡快在問題發(fā)生后進行處理,以免拖延導致矛盾升級。其次,溝通時應聚焦于當前問題,具體描述事件經(jīng)過,真誠表達個人感受,并提出具體請求,而非一味指責或抱怨。這種基于未來的對話方式,比沉湎于過去的爭執(zhí)更有建設性。
例如,關于家務分工的問題,采用“我注意到你最近忙于工作,但我一個人做家務確實感到有些吃力,希望你能在有空的時候幫我分擔一些”的表達方式,遠比“你從來都不關心我,家里的事情全扔給我一個人”更為積極有效,更有可能激發(fā)對方的正面回應。
增加積極行為
互動行為理論不僅能夠揭示問題所在,還能提供解決方案。夫妻雙方可以各自列出希望對方做到的三件事,并設立“幸福日”,在這一天里,雙方需努力實踐這些期望行為。“幸福日”通過正面強化,促進彼此間的積極互動,減少不期望的消極行為,從而提升婚姻滿意度。
以上述夫妻為例,假設妻子最希望丈夫能多分擔家務,而丈夫則希望妻子能多給予鼓勵和贊美。在“幸福日”里,丈夫主動承擔家務,妻子看到后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贊美;或者妻子先表達對丈夫的欣賞,丈夫感受到鼓勵后更樂意參與家務。無論哪種方式,都能增進雙方間的積極互動,提升婚姻質(zhì)量。
這種方法的成功關鍵在于雙方能夠以開放和坦誠的態(tài)度進行交流,避免在防御狀態(tài)下溝通,以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遞和接收。
實踐非暴力溝通
非暴力溝通的理念源自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的《非暴力溝通》,這本書倡導通過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和諧。非暴力溝通認為,人性本善,暴力溝通是后天習得的,它依賴于一系列原則和技巧,通過有效的言語交流來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其核心在于對觀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請求四個要素的敏銳洞察和恰當運用。
當妻子抱怨說:“你總是忙于工作,從不關心我的感受,我一個人忙里忙外,你卻視而不見。這一切都是你的錯,你根本不理解我。”作為丈夫,你可能會如何應對呢?
有逃避型的回應:“好好好,我知道了,下次注意。”也有反擊型的回應:“我在外面拼死拼活還不是為了這個家,你就不能體諒一下我嗎?”
而采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,丈夫可以這樣表達:“我注意到你最近因為家務事情很多而感到疲憊(觀察),我感到很心疼,也很感激你為家庭的付出(感受)。但我的工作確實也很繁重,有時候回家就想休息一下(需要)。所以,我們能不能一起商量一下,怎么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,讓我也能有機會為你分擔一些(請求)?或者在我特別累的時候,你能給我一些理解和空間嗎?”
這樣的表達方式,既肯定了妻子的付出,又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同時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,有助于緩解妻子的消極情緒,避免不必要的爭執(zhí),增進雙方的理解和包容。
總之,解決伴侶間行為問題的方法并不復雜,關鍵在于是否采用了恰當?shù)谋磉_方式。許多情侶最終分手、婚姻破裂,往往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技巧和策略。